
美国富豪为何给美军发钱 私人资本补位政府失能。2025年10月23日,美国国防部宣布接受了一笔1.3亿美元的匿名捐款,用于在联邦政府停摆期间支付美军薪资。时任总统特朗普在“空军一号”上披露了这一消息,称这笔钱来自一位“伟大的爱国者”和“我的朋友”,但拒绝透露其身份。捐赠迅速引发全国关注,人们好奇谁愿意在政府瘫痪时挺身而出,这背后是慈善还是政治?私人资金能否替代国会拨款成为美军的“工资池”?
不久后,《纽约时报》和美联社等媒体披露,捐赠者是亿万富翁蒂莫西·梅隆,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家族之一——梅隆家族的后裔。这笔捐赠不仅是一次个人善举,更将一个跨越百年的权力与财富脉络重新拉入公众视野。
梅隆家族的影响力始于20世纪初。安德鲁·梅隆,蒂莫西的祖父,曾于1921年至1932年连续担任三届财政部长,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财长之一。他信奉“减税促增长”的经济理念,主张降低高收入者税率以刺激投资,这一政策被称为“梅隆主义”,深刻塑造了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。尽管大萧条暴露了其政策的局限,但安德鲁·梅隆并未止步于政治。他捐建国家美术馆西馆,捐赠大量艺术珍品,并设立基金会支持科研与教育,将家族财富转化为公共文化资产,奠定了“财富回馈社会”的传统。
蒂莫西·梅隆则将这一传统带入21世纪的政治现实。他本人是铁路公司Pan Am Systems的拥有者,据《福布斯》估算净资产接近10亿美元。与祖父通过官职影响国策不同,蒂莫西选择以资本直接介入政治。在2024年总统选举周期中,他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1.5亿美元,成为该周期最大单笔捐款人。此次1.3亿美元的军饷捐赠,虽人均仅约100美元,远不足以填补五角大楼每月近100亿美元的薪资缺口,但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金额——它传递出一种信号:当政府失能时,私人资本可以“补位”。
然而,这笔捐赠的合法性迅速受到质疑。美国法律明确规定,国防部可接受私人捐款,但仅限于特定用途,如资助军事医院、图书馆或阵亡军人家属援助。支付现役军人常规薪资属于联邦政府的法定支出责任,必须经由国会拨款程序。宪法第一条赋予国会“钱袋子权力”,即所有公共支出必须由国会授权。法律专家指出,绕过国会使用私人资金支付军饷可能违反《反超支法》,构成对三权分立原则的挑战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程序透明度的缺失。五角大楼依据“一般礼物接受授权”接收捐款,但未说明是否已向国会通报资金使用计划,也未披露捐赠者国籍。尽管白宫称已审查捐赠者背景,但公众无从核实。埃默里大学法学教授马修·劳伦斯警告,此举可能削弱国会制衡总统军事权力的能力。卡托研究所预算专家罗米娜·博奇亚直言:“意图良好不等于合法。”历史上,军方从未用私人捐款支付现役军人薪资,此次做法被普遍视为“史无前例”。
国会已作出反应。拨款委员会要求五角大楼提交详细说明,解释资金如何合法注入薪饷系统。两党虽在拨款法案上僵持,但均未支持以私人捐赠替代法定拨款。民主党参议员否决了仅支付军人工资的临时法案,共和党也拒绝全面拨款方案,政府停摆仍在持续。专家指出,1.3亿美元仅够支付美军不到一天的工资,实际作用有限,更多是政治姿态。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托德·哈里森称此举“仓促且象征性”,公共服务伙伴关系总裁马克斯·斯蒂尔则批评其“荒谬”,呼吁提高透明度。
这笔捐赠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变迁。百年前,梅隆家族通过担任财政部长直接制定国家政策;今天,其后裔以超级捐赠者身份,在体制外施加影响。从安德鲁到蒂莫西,家族角色从“国家治理者”演变为“政治资本操盘手”。这种转变正是当代美国“新镀金时代”的缩影——财富与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,超级富豪通过匿名捐赠、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等方式深度介入公共事务。
未来,这笔1.3亿美元的命运仍悬而未决。国会是否追认其合法性?司法系统是否会介入审查?更重要的是,若此类捐赠被默许,是否将开创危险先例——让私人金主成为政府财政的“备用保险”?这不仅关乎一笔钱的去向,更关乎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:公共资金的使用应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决定,而非由匿名富豪一掷千金。梅隆家族的百年轨迹提醒我们,财富的流向往往映照着权力的结构。当一位不愿露面的继承人能为军队发薪时,我们不得不问:谁在真正掌控国家的财政命脉?
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